3.5.1. 两种简单比较排序方法¶
这一节先介绍两种最简单的基于比较的排序方法: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。这两种算法的排序思路都非常简单直观,编程也很方便,但是排序的效率比较低。然而它们的编程确实太方便,冒泡排序还可以很方便地改写成部分排序算法。所以在某些数据量不大,对排序速度要求不高的场合还是很实用的。在学习排序算法的初期也是非常好的数组操作编程练习,所以在目前主流的算法课程中,冒泡和选择依然是最重要的两个入门必学排序算法。
注解
要知道,时间复杂度表示的是一个变化趋势,而不是绝对的速度函数。同样是 \(O(n\log n)\) 的算法,可能速度上也会有不小的差距。而 \(O(n^2)\) 和 \(O(n\log n)\) 的两个算法,在数据规模比较小的时候往往还是 \(O(n^2)\) 时间的算法跑得更快。这里有数学理论上的和编程技术上的两方面的原因:
从数学理论上来看,时间复杂度的函数表达式隐藏了常数系数,这是因为当 \(n\) 越来越大之后,常数系数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,函数的阶就决定了谁快谁慢。但是在数据规模比较小的时候,常数系数的大小就会产生影响。例如一个 \(O(n^2)\) 的算法,它实际工作量为 \({1\over4}n^2\),另外还有一个 \(O(n\log n)\) 时间的算法,实际工作量为 \(4n\log{n}\),那么在 \(n\le108\) 的时候,还是那个 \(O(n^2)\) 算法速度快。
从编程技术上来看,要实现 \(O(n\log n)\) 时间的排序算法,就必须用到递归的技术,但是递归调用是有时间开销的。调用函数需要有一系列背后的操作,传值、跳转、返回、复制返回值等,这些都是时间开销。所以当数据量很小的时候,递归的算法并不一定更快。
3.5.1.1. 冒泡排序¶
冒泡排序通过一系列的“冒泡”过程实现排序。
所谓冒泡过程,就是对一个无序序列中的所有相邻元素对从前向后进行比较,发现逆序对就交换它们的位置,使得较大的元素排在后面。这样一轮冒泡结束后,序列中最大的那个元素就会被推到序列的最后面。
例如对序列 [3, 2, 5, 4, 1] 进行一轮冒泡的过程如下所示(圆括号中是每一步要进行比较的相邻元素对):
1: [(3, 2), 5, 4, 1] ,(3, 2) 是逆序对,交换为 (2, 3)
2: [2, (3, 5), 4, 1] ,(3, 5) 不是逆序对,不用交换
3: [2, 3, (5, 4), 1] ,(5, 4) 是逆序对,交换为 (4, 5)
4: [2, 3, 4, (5, 1)] ,(5, 1) 是逆序对,交换为 (1, 5)
一轮冒泡结束,得到:[2, 3, 4, 1, 5]
这样,一轮冒泡结束后,原序列中最大的元素5就被移到了序列末尾。这个过程类似于水沸腾时的气泡上浮,最大的元素就是最大的那个气泡,它总是先浮出水面,所以叫做冒泡过程。
从这个示例也可以看出,一轮冒泡并不能完成排序,它只能把最大的元素推到序列末尾,但其他元素是不能保证有序的。为了完成整个序列的排序,就需要对序列进行多次冒泡,直到整个序列都是有序的为止,这就是冒泡排序的思路。
对一个长度为 \(n\) 的无序序列 \(S\) 进行一轮冒泡后,由于最大的元素已经被放置到了最后的 \(S[n-1]\) 位置,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现在序列由两个子序列构成,其中前 \(n-1\) 个元素构成的子序列 \(S[0:n-1]\) 是无序的,最后一个元素单独构成一个已经有序的子序列 \(S[n-1:n]\)。
接下来我们对仍然无序的子序列 \(S[0:n-1]\) 再进行一轮冒泡,其中最大的元素,也就是整个序列中第2大的元素就会被推到这个子序列的最后一个位置 \(S[n-2]\)。于是现在原序列中,前 \(n-2\) 个元素构成的子序列 \(S[0:n-2]\) 是无序的,而最后2个元素构成的子序列 \(S[n-2:n]\) 已经有序了。
每进行一轮这样的冒泡,序列后部的有序子序列就会增加1个元素,而前部的无序子序列就会缩短1个元素。因此我们可以循环进行 \(n-1\) 轮这样的冒泡,整个序列就排序完成了。
例如对序列 [3, 2, 5, 4, 1] 进行冒泡排序,可以看到下面这样的一个过程(方括号中为尚未完成排序的无序部分,圆括号中为已经有序的部分):
[3, 2, 5, 4, 1]
1: [2, 3, 4, 1](5)
2: [2, 3, 1](4, 5)
3: [2, 1](3, 4, 5)
4: [1](2, 3, 4, 5)
到第4轮过后,无序子序列的长度已经变为1,无泡可冒了,整个冒泡排序过程结束。
以元素比较为基本运算计算冒泡排序的工作量。对一个长度为 \(k\) 的序列进行一轮冒泡,需要进行 \(k-1\) 次元素比较。对一个长度为 \(n\) 的序列进行一次冒泡排序,一共需要进行 \(n-1\) 轮冒泡。各轮冒泡所处理的子序列长度分别为 \(n,n-1,\dots,2\)。故整个冒泡排序要进行的元素比较次数,即工作量为:
这个工作量无论原序列中的元素有序度如何,都是不增不减,恰好这么多次。所以冒泡排序最好情况、最差情况、平均情况的时间复杂度都是 \(O(n^2)\)。
冒泡排序在工作过程中,只需要有一个临时变量用来进行元素交换,因此它的空间复杂度为常数级 \(O(1)\)。
另外,冒泡排序是稳定排序,为什么?请思考。
冒泡排序的改进
对冒泡排序还可以进行一些小小的改进。我们知道,如果一个序列本身已经有序了,那么对它进行一轮冒泡过程就不会发生元素交换。反之亦然,如果在一轮冒泡过程中没有发生元素交换,说明每一对相邻元素都是顺序正确的,这就意味着这个序列已经全部有序了。所以我们可以在每一轮冒泡的过程中对元素交换进行计数,一轮结束后如果没有发生交换,我们可以直接终止排序过程,因为这时候排序已经完成了。
经过这样的改进,对于那些原本就基本有序的序列,能节约很多时间。最好的情况下,如果原序列就是一个有序序列,那么一轮冒泡之后排序就完成了,所以最好情况的时间复杂度就优化为 \(O(n)\) 线性时间了。
下面是一个优化过的冒泡算法C++程序,并且添加了显示排序过程的调试语句。
#include <cstdio>
void print(int d[], int n); // 输出数组 d[] 的前 n 个元素,用于调试
void bubble_sort(int d[], int n);
int main()
{
int n, d[100];
scanf("%d", &n);
for (int i = 0; i < n; ++i) scanf("%d", &d[i]);
bubble_sort(d, n);
printf("Bubble sort finished\n");
print(d, n);
return 0;
}
void bubble_sort(int d[], int n)
{
int swap_cnt, tmp;
for (int m = n; m > 1; --m) {
swap_cnt = 0;
for (int i = 0; i < m - 1; ++i) {
if (d[i] > d[i+1]) {
tmp = d[i];
d[i] = d[i+1];
d[i+1] = tmp;
++swap_cnt;
}
}
if (!swap_cnt) return;
// 调试语句
printf("Bubble from d[0] to d[%d]: ", m - 1);
print(d, n);
}
}
void print(int d[], int n)
{
printf("%d", d[0]);
for (int i = 1; i < n; ++i) printf(" %d", d[i]);
printf("\n");
}
思考
再请思考一下两个问题:
如果我们要从大到小的排逆序,当然也要保持稳定性,应该怎么写冒泡排逆序的程序。
如果每一轮冒泡不是从前向后进行,而是反过来从后向前进行,会出现什么情况?(提示:在水里,气泡会上浮,那么石头呢?)
冒泡排序经过一些改变可以构造一些简单的应用,在数据量不大的情况下,由于思路直观、编程简单,也很有一些应用价值。
寻找k位数
利用冒泡过程,我们可以很简单地实现在一个无序序列中寻找k位数,即第k小的那个数。事实上,在一个长度为 \(n\) 的序列中,第k小的数就是第 \(n-k\) 大的那个数。所以最简单粗暴的方法,进行 \(n-k\) 轮冒泡就可以得到k位数。但是实际上还是有一些可以优化的余地的,比如上面所述的那个冒泡排序的优化就可以用上。又比如说,假如元素数 \(n\) 很大而 \(k\) 很小,那么要进行的冒泡轮数 \(n-k\) 就会很大,这就有点舍近求远的问题了,请思考一下这种情况要怎么进行优化,并完成下面的编程练习:
练习
编写一个利用冒泡寻找k位数的程序,输入有两行,第一行为两个整数 \(n, k\),其中 \(1\lt n\le10^3;1\le k\le n\),第二行为 \(n\) 个整数,取值都在 int
型范围内。
要求利用冒泡过程求解,并尽量进行优化。
输出:一行,一个整数,即输入的 \(n\) 个整数序列中的k位数。
部分排序
有时候我们对一个序列只想对它进行部分排序,也就是说只想对其中最小(或最大)的一部分元素完成排序,不需要对所有元素进行排序。比如说有一所名牌大学面向全球招生,全世界有数百万学生报考,最后学校决定总成绩前1000名的学生可以直接录取。这时我们只需要从几百万个分数中挑出最大的1000个。当然我们可以对所有分数进行排序然后取最大的1000个,但是如果我们能部分排序,只排出前1000名就结束,岂不更好?这就是部分排序。
用冒泡排序的思路,可以方便地完成部分排序,请思考一下完成下面的编程练习:
练习
编写一个部分冒泡排序程序,输入有两行,第一行为两个整数 \(n, m\),其中 \(1\lt n\le10^3;1\le m\le n\),第二行为 \(n\) 个整数,取值都在 int
型范围内。
要求对输入的 \(n\) 个整数的序列进行长度为 \(m\) 的部分排序,即只排出从最小到第 \(m\) 小的 \(m\) 个元素,将它们依序放在最前面的 \(m\) 个位置上,其余元素无关顺序地罗列在后面即可。
输出:完成部分排序的序列,数和数之间用一个空格间隔,第一个数的前面和最后一个数的后面不允许出现空格。
例如:输入 \(n=5,m=2\),输入数据为 3 2 5 4 1
,则输出 1 2 x x x
,三个 x
表示另外3个数,其顺序无所谓。
3.5.1.2. 选择排序¶
选择排序也是一种基于元素比较的简单排序算法,它的思路甚至比冒泡排序更加简单粗暴,就是通过多轮挑选,每次从未排序子序列中选出最大者(或最小者)并将其放至尾部(或头部)的操作完成排序。刚开始的时候整个序列都是未排序子序列,随着一轮一轮的选择,未排序子序列越来越短,直到只剩最后一个元素,整个选择排序就完成了。
对于长度为 \(n\) 的序列 \(A\),选择排序的算法如下:
选择排序算法
\(\text{SelectionSort}(A,n):\)
\(\text{FOR }k\leftarrow n-1 \text{ TO }1\text{ DO}\)
\(i\leftarrow\text{argmax}\{A[0],\dots,A[k]\}\) // argmax{…} 用于寻找最大值出现的位置
\(\text{Swap}(A[i], A[k])\) // 交换找到的最大值 A[i] 和 本轮选择的子序列尾元素 A[k]
例如对序列 [3, 2, 5, 4, 1] 进行选最大方式的选择排序,过程如下(方括号中为尚未完成排序的无序部分,圆括号中为已经有序的部分):
[3, 2, 5, 4, 1]
1: [3, 2, 1, 4](5) 选出最大值5和末尾的1交换
2: [3, 2, 1](4, 5) 选出最大值4和末尾的4交换
3: [1, 2](3, 4, 5) 选出最大值3和末尾的1交换
4: [1](2, 3, 4, 5) 选出最大值2和末尾的1交换
经过4轮选最大并交换到末尾的操作之后,未排序部分长度减为1,已经无最大数可选,排序结束。
练习
模仿冒泡排序示例程序的样子,编写输入一个整数序列并进行选择排序的程序。
为了从 \(k\) 个元素中找出最大的那个元素,我们知道必须进行 \(k-1\) 次元素比较。为了完成选择排序,必须依次在 \(n\) 个元素、\(n-1\) 个元素,……,直到2个元素的子序列中选择最大者。所以和冒泡排序一样,选择排序的工作量为:
和冒泡排序一样,无论原序列中的元素排列情况如何,都是这么多次元素比较,不多不少,所以无论何种情况,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都是 \(O(n^2)\)。
和冒泡排序一样,选择排序只需要一个临时变量用来交换元素,所以空间复杂度为常数级 \(O(1)\)。
和冒泡排序不一样,选择排序是不稳定排序,请自己思考原因。
和冒泡排序不一样,选择排序没有什么明显可以优化的情况,时间复杂度永远是稳稳的 \(O(n^2)\)。但是总体来说它在实际应用中运行速度是比冒泡排序快不少的,事实上选择排序的发明本身就源自于对冒泡排序的一次改进!这是为什么呢?
仔细观察比对我们的两个示例过程,想一想这两种排序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,不难发现本质上冒泡和选择两种算法都是通过多轮“选出最大(小)者放到尾(头)部”的操作来进行排序的。所以它们本质上是同一类排序算法。但是冒泡排序在一轮冒泡中,为了让最大(小)者顺利到达尾(头)部,需要多次交换元素,最坏的情况交换次数和比较次数相同,都是 \(k-1\) 次。而选择排序在一轮选择中,同样也是进行 \(k-1\) 次比较,却只需要最后来一次交换就能让被选中者到达预定位置。形象地说,冒泡排序时最大(小)元素是爬过去的,选择排序时最大(小)元素是飞过去的。这就是选择排序比冒泡排序的实际运行速度要快的原因。
在应用上,冒泡排序能做到的所有事情选择排序都可以做到,比如寻找k位数、部分排序等,而且速度往往会更快一些,但同样只能限于数据量不大、对效率要求不高的场景。如果要编写高效率算法,无论冒泡还是选择都是不行的。它们一般用于排序算法入门学习,不过由于编程简单不易出错,往往可以用来临场快速编写一些考场工具,比如用于后台打数据表,有时候还确实挺实用的。